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本书是值第 37 个“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丽水市博物馆为金逢孙先生捐献的 300 余件精美的剪纸及皮影作品集结出版,以志对先生的怀念。
丽水籍著名版画家金逢孙先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就职于北京中国美术协会和北京荣宝斋,在北京中国美术协会工作期间,曾任中国美协美术服务部主任,负责我国工艺美术抢救恢复工作,后就职于北京荣宝斋,受政府部门委派到全国各地调查、征集民间工艺品。
他捐献的剪纸及皮影作品,即在这一时期,用自己的微薄收入购买收藏的。
民间剪纸艺术滋养丰厚,金逢孙先生收藏的剪纸、皮影来自全国知名剪纸、皮影之乡及名家之手,有重要的欣赏、研究价值。
剪纸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各地有各自的艺术风格,用途也各有不同,大多出自农村妇女之手,也有专业艺人大量生产上市出售。这种剪纸大多数是用刀刻出来的,题材上都是周围环境事物,如各色各样花鸟,家禽走兽,体现生活美好。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传述一种情感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繁荣于民间,造福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大家认可、喜欢并使用着,每逢传统佳节,为我们增添更多浓郁的喜庆氛围,为节日的庆祝更添一抹光彩。
剪纸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延续,与我国的民间习俗已密不可分,显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镂金作胜传金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用这样的诗句来概括早在魏晋时期就流行的镂金剪彩、相互馈赠或贴之屏风的风俗习惯。可以说,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剪出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绵绵不息的轨迹,更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扫描进入手机网站